周三. 12 月 11th, 2024

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魔難,都與自己的行為離不開的。今天做了不好的事情,也許明天、也許明年、也許來世,一定會有相應的報應。

伍子胥為吳國立下汗馬功勞,最后卻死的很慘。為什么?原來在他逃離楚國時,由于疑心害死了自己的一位恩人,也就是很多人知道的浣紗女。

古籍《周朝秘史》記載:只見隔江云露漫天,聲震波濤,原是囊瓦引兵而至,見無舟渡,抽兵而回。子胥恐其東渡,慌忙而走。

子胥駕馬走上五十余里,見一女子浣紗,子胥繞水江邊,行過里余,迷失道路,前復無人可詢,依舊抽馬回來,問前女子曰:“吾乃楚國亡臣伍員也!因楚王無道,殺我父兄,欲投東吳,借兵雪恨,迷失前途,乞煩指示,決不忘報!”女子以投東向南一路示之。

子胥辭謝,上馬行數步,顧謂女子曰:“楚兵追至,萬勿指引其途!”女子曰:“諾!”

子胥既謝,上馬前行,至半途,恐女人見識不定,復抽馬回曰:“感伊深德,不教追兵之路,愿求姓名,以圖后報?”

女子曰:“妾姓馬氏,自幼未曾適夫,與母孀居,勤事桑麻,以供朝夕,吾哀將軍有父兄之仇,指迷道路,非敢望報,今將軍去而復還者數次,是疑小妾主心不定,更指示追兵也!妾請投江而死,以絕將軍之疑!”言罷,抱一大石,投于江心。(第70回丘亮泛舟救子胥浣紗女抱石投江)

伍子胥為父兄報仇,是可以理解的。但因自己疑心太重,卻使得自己的恩人投江而死,就不可以了。浣紗女其實不投江,伍子胥也會殺她,在他眼里,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,報仇是最重要的。那么救他的浣紗女就不冤枉了嗎?

很多人考慮問題都是站在自己的基點上衡量對與錯。如果有天理絕對不會是這樣的。其他的罪或許可以原諒,那么浣紗女的死,他就擺脫不了干系。這或許就是他的真正死因吧。一報還一報的理才是天理。

今天的很多人,做事沒有節制和約束。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,天理總有一天會讓他償還的。自己的命才重要,別人的命就不重要嗎?

By wqj911

发表回复